近几年,辅助驾驶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头部玩家已经开启了 VLA 和世界模型的技术争夺战,智能驾驶辅助,从"新颖小玩意儿"到"必备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地平线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本期《情报所》我们就一起聊聊这家公司!
以下为本期视频文字版:
地平线
亏钱的头部玩家
前不久,地平线正式发布 2025 年中期业绩报告。
整个上半年,地平线运营亏损达到了 15.92 亿,同比增长了 44%。但是,上半年的业绩报告,却反映出地平线"赚大了"。
地平线在 2025 年上半年总营收 15.67 亿元,同比增长 67.6%,毛利润 10.24 亿,毛利率达到惊人的 65.4%。但地平线在上半年研发投入超过 23 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62%。
作为对比,零跑汽车一直是主流品牌中,以自研技术文明的企业,2025 年上半年,零跑总营收 242.5 亿,实现了半年度盈利,但零跑的半年研发费用是 18.9 亿元。当然,企业之间的性质和阶段不同,并不能用研发投入的多少来分高下,但我们也能从侧面看出,地平线这家智驾科技公司,对于技术的执着。
地平线除了营收上的增长,更能影响行业趋势的,是营收结构的变化。
上半年,地平线传统的软件及授权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6.9%,达到了 7.38 亿,而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长 3.5 倍,达到了 7.78 亿。
这两部分接近 1 比 1 的份额,代表着地平线,已经不是我们以前认识的那个,只提供低算力芯片,或者只能做低配智驾方案的地平线了。
软硬一体,互相驱动,地平线的技术生态,正在走在规模化升级的路上。
而前不久,地平线还正式落实了自己的高阶智驾辅助方案,HSD 系统,这个系统号称中国版 FSD,可见这套系统的定位是怎样的。
HSD 是基于地平线自己家的高性能征程 6P 打造的,并且采用一段式端到端,可以不依赖激光雷达来实现辅助驾驶,并且具有超低时延,拟人化驾驶的特点。
目前来看,支持城区领航高阶辅助驾驶,基本都集中在头部科技企业的自研方案中,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仅有华为、Momenta 以及正在发力 HSD 的地平线,而在华为、Momenta 以及自研方案尚未覆盖到的 20 万以内的主流市场,依然有大面积的市场空缺,而这个庞大的市场,正是地平线的基本盘,因为能同时提供软硬一体高阶方案的,目前除了华为,居然仅有地平线了。
智能驾驶
分层的战场
地平线强势崛起,最主要的客户就是比亚迪和理想,同时,地平线的朋友圈,几乎已经覆盖了大半个汽车圈。地平线认为,高阶辅助驾驶将在未来 2-3 年成为标配,今后 10-15 万的车型,都能有城市领航。
那如今的智驾市场格局,是怎样的?
今年上半年,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都对自己的智能驾驶辅助方案进行了品牌化运作,天神之眼、千里浩瀚、猎鹰智驾等等,自主品牌乘用车率先开启了主流市场的"智驾战场"。
今年 1-4 月,新能源乘用车 L2 及以上的辅助驾驶装车率达到了 77.8%,全部燃油乘用车的渗透率也超过了 50%,像支持泊车辅助、城市领航等高阶智驾,占比也在进一步提升。
我们发现了几个带动增量的趋势:
第一,今年开始,鸿蒙智行、小鹏、小米、极氪等品牌,全面取消智驾辅助的高低配置,所有版本全部统一一套方案,目前来看,这一趋势也很有可能在 20 万以上的新能源车中蔓延,也就是说,第一梯队将进入满配智驾卷体验的阶段。
第二,丰田、日产、别克等主流合资品牌,今年的新能源车,开始普遍采用中国方案,同时,中国自主品牌的"全民智驾"依然延续,但在 10-20 万价格区间,大家普遍采用高低搭配的智驾方案,也就是说,新能源第二梯队,正在探索智驾探索溢价能力的阶段。
第三,今年华为和上汽奥迪达成了首个在燃油车上实现高阶驾驶辅助的车型,奥迪 A5L Sportback,30 万以上的高端车市场,燃油车依然占据半壁江山,随着电子电器架构的升级,这个市场,将来也可能成为高阶智驾的新战场。
市场趋势显而易见,但什么样的方案会占据优势呢?
软硬一体
为什么成主流?
近些年,蔚来、小鹏、理想、小米等主机厂,都在筹备自研智驾芯片的事儿,而智驾供应商们,也要软硬一起来。华为和地平线,是首批能够提供软硬一体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的企业,前不久,Momenta 自研的辅助驾驶芯片也刚刚点亮,准备进入装车测试阶段。
头部玩家们,不管是从算法出发,还是从硬件出发,最终都走向了"软硬一体"的方案。
传统软硬件分离模式,之前是主流,比如用英伟达 Orin 系列芯片打造驾驶辅助,要么一颗算力不够用,要么多颗算力用不完,都是资源和成本的浪费。同时,算法团队和硬件团队迭代节奏还不一样,英伟达 Thor 系列芯片一再跳票,影响了多少家车企智驾方案落地。
所以,软硬一体方案,可以根据自己软件需求来定制硬件,或者根据硬件能力来开发算法,同时还能避免在核心零部件上"卡脖子",从而具有快速迭代,联合优化,调试统一等优势,这种模式形成的"创新 - 反馈 - 优化"闭环,毫无以为是更高效的。
并且,车企一旦选用,就会产生很强的粘性和路径依赖,因为切换整套系统的成本极高,这使得方案提供商,能够与客户深度绑定,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态壁垒。
而如果我们再往深来看,其实软硬一体方案,本质上就是智能汽车时代,软件与电子在跟机械与传动争夺利润的过程,这种模式让供应商可以获取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持续服务的全价值链利润,而不仅仅是卖一个硬件或授权一个软件那么简单了。
智驾发展到深水区,这也许就是必然结果。
写在最后
回过头再来看地平线这家公司的十年发展路,从看准自动驾驶这条赛道,到提出软硬一体的技术路线,从首款征程到征程 6 系列,从基础方案到 HSD,地平线的发展,就是逐渐寻求高价值产品与服务的过程。如今,这家公司,已经默默成了中国智驾行业绝对的头部玩家。
而随着智能驾驶辅助在汽车行业越来越普及,智驾供应链的格局,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以地平线、Momenta 为代表的中国智驾方案供应商,近些年不管是技术还是业务,都在突飞猛进,也成为越来越多汽车制造商的重点合作伙伴。而他们探索的,也正是整个汽车产业链价值更高的那个部分。
无数个独立企业的产品升级,恰好就组成了中国汽车整个产业的升级。
如果你也和我们一样,对汽车行业的变革式发展满怀憧憬,欢迎大家到 B 站关注《童济仁汽车情报所》,我们会在每周五与探讨一个你可能感兴趣的新话题。大家有任何意见与建议,也欢迎留言与我们交流。
入驻媒体平台
商务联系人:Maggie
Tel:135-6413-6455
E-Mail:maggie@neuesmedia.com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正规的配资平台有哪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