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上品,兩宋御用。
哈爾濱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源地。大金國金熙宗時期道家太一教創始人蕭抱珍用“取藥露之法”(蒸餾法)為熙宗醞制白酒。史學家認為固態蒸餾白酒是大金國發現的,金代(公元1115——1234)建都阿城,完顏阿骨打(1068—1123)即金太祖。金王朝的創立者。女真族完顏部首領。12世紀初統一各部,他們先后征服了北方各少數民族,又伐滅了遼國和北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遼天慶五年(1115)稱帝,建國號金。從此,開始了歷時近120年的金朝的歷史。
東北高寒地,佳釀人皆知。岳飛抗金氣勢恢宏,金戈鐵馬,一曲《滿江紅》千古傳唱,史學家郭沫若先生說:“中國歷史有金代,金代首都在阿城”。打開這段被塵封的記憶,中國一個昔日的大金帝國在塞外的版圖上將呈現出它的強大與彪悍。一個關于酒的故事將連同其他往事浮出水面······
唐詩宋詞可相提并論,宋的強大在《清明上河圖》可以窺一斑······當年宋朝徽、欽二帝被擄到大金國的首都——金上京(哈爾濱阿城區)時候,不僅帶來兩千車的金銀財寶,同時被掠的還有幾壇子御用美酒,金人開始時的目的很單純,要用這些許的美酒慶祝勝利;當推杯換盞千杯少,如醉如癡過后,覺得天下如此美酒應該天天享用才是,于是下令張貼皇榜敬請中原造酒名家,以此仿制。用上等東北大米等純糧為原料,金人用自己當時發明的也是最先進的白酒固態蒸餾釀工藝進行燒造,經過反復試驗,終于得到此酒,因感念其來之不易,又產生在大金國都城——金上京,即御名為“金上號”(根據玉璽:“受命于天,即受永昌”的原義,賜受真命于金天子,永號于金上京之意)。
隨著金帝國的消亡,此酒淪落民間留轉,猶如原上之草枯榮消長,盛世興,亂世隱。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金(史稱后金),清軍入關后,關外成為龍興之地,人杰地靈,且風景如畫、沃野千里,是當時關內百姓 “闖關東”、實現淘金夢的理想之地。大清順治年,有關內姑表親陳、朱兩姓人家逃難到哈爾濱西香坊(此地商埠云集,是城市早期物流中轉、集市貿易之地),經過兩代人相互依靠、幾番耕耘,在東北站穩腳跟,日子逐漸殷實,子孫習文傳武,不輸“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遺風,更兼樂善好施,而聲譽日隆。當時有一老者因官司家第破落后,多次得到朱家恩惠,臨終前將祖上所傳“金上號”酒坊釀造配方及工藝制作方法盡悉相傳,于是在廣袤的關東大地上開起了第一家“燒鍋”,即純糧小燒,先是以自己及親屬飲用為主,逐漸有當地財主、官紳、商旅等人員消費······
陳、朱兩家在關東發家傳奇被關內人越傳越遠,越傳越神,引來大批關內人紛紛效仿,而酒作為媒介傳播的速度更快,“喝了陳家酒,關東沒白走”?!耙煌腙惣揖疲蓳跖D月寒”。陳姓小燒已成為“闖關東”人抵御風寒和精神寄托的必備上品。
進人“康雍乾”盛世時期,小燒作坊已被大燒鍋所取代,作坊后人在原來的基礎上又結合當地習慣進行改進,“金上號”酒又一次興盛起來,進入千家萬戶。
“金上號”作為關東名酒飲譽塞外:抗聯露營,戰士用它御寒,更作為消毒液清洗傷口。東北四野戰士對“金上號”酒亦情有獨鐘,高層更是把此酒作為重要的軍需物資來看待,成為打仗、療傷、犒勞、慶功的必須品。相傳,此酒也曾被做為國禮選送前蘇聯為斯大林祝壽而名噪一時,直至遠播朝鮮及亞太地區……..
今天“金上號”更是以大米白酒第一品牌,以百分百純糧催陳凈化,歷經千年四朝,由中原地區而北上東北,再由東北而南下西南切磋技藝,博彩眾長,千年磨劍,修成正果。成為今天穩定的陳香飄逸,甘冽醇和的純糧潤綿風格:香、濃、綿、甜、醇、凈,有點甜,又有點不甜的香而濃、甜而綿的冷香型白酒風范,以其獨一無二的傳奇品味以其清剛冷峻、高雅峭拔的品性而倍受垂青。正所謂:民族文化本無界,金上號酒永流芳。“金上號酒金上好,當今坐上更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