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鳳錦橋科技有限公司擁有自己的品牌:鳳錦橋。 本是元朝家,紅巾趕散入西涯。 瀘陽岸上分攜手,鳳錦橋邊插柳椏。 否泰是天皆由命,悲傷思我又思他。 十人誓愿歸何處,如夢云游浪卷沙。 余字并無三兩姓,一家分作萬千家。 這首詩描述的是蒙古先祖為避難被迫改姓余的故事?!惰F改余姓總譜》記載,鐵木健,元朝人,蒙古乞顏部奇渥溫·孛兒只斤氏,元太祖鐵木真第五代嫡孫,“鐵改余”姓的先祖。元順帝時民不聊生,發生紅巾起義。朱元璋的隊攻占元大都后,驅趕元朝臣屬,聚集在麻城以觀后變的鐵木健的“九子一女”無法北歸,為避免遭遇滿門抄斬之禍,商議西逃,當時云貴川還在元朝梁王的統治下。于是,“九子一女”攜帶家屬及隨從380余人往西遷徙。瀘陽岸上分攜手 鳳錦橋邊插柳椏。 一大家族輾轉到達瀘州瀘縣的鳳錦橋。為避免人馬過多暴露目標,大家決定分散各地隱居以求生存,并相約改姓為余,寓意“殺不盡斬不還有余”,他們在鳳錦橋分散后,流落到了今天的榮縣、富順、瀘州、宜賓、樂山、眉山、重慶、云南、貴州等地。 家譜中記載,“九子一女”逃至瀘州鳳錦橋準備分散逃離時,為讓后人記住自己是元朝黃金家族,10人每人咬指作筆,以血代墨,每人吟詩一句,作為日后認親的憑證。 詩畢,又相約插柳為記,撮土焚香,望空朝北而拜,對天明誓說,余姓子孫永世相親相認,不得富不認貧、貴不認賤。后人在分手詩后又加上了兩句詩句:“后來貧富須相認,千朵桃花共樹生”。 后人根據當時的家譜記載和族長們的描述,畫出了下面這幅感人的鐵改余先祖“九子一女”在鳳錦橋分手圖(也稱入川圖)。